(1)开发模式创新:校企双元开发,实现优势互补。
团队整合英语教师、机电专业教师及企业专家三方资源,校企协同开发教材,保障内容实用性与前瞻性:英语教师具备十余年高职教学经验并主持多项课题;机电专业教师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;企业专家精准对接行业需求。校企双元共建机制实现课程动态更新,确保内容鲜活性。
(2)教材内容创新:“岗课赛育”融合,提升综合素养。
落实“岗课融通”,选取“计算机辅助设计、工业机器人”等作为阅读语料,听说、写作部分以任务为导向创设调研、设计、制造、质检、销售、客服等岗位情境,让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完成语言交流任务。
探索“课赛融合”,融入“图表描述”等英语比赛典型内容,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了解大赛要点,增强英语应用能力;在二课活动中积极辅导“学院英语协会”工作,并举办年度英语口语、写作比赛,提升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,并为省赛及国赛选拔了优秀学生。
落实“课育融合”,单元“导入”环节讲述中国制造案例或大国工匠故事,厚植家国情怀,淬炼工匠精神;结合机电特色挖掘中华工匠文化,如“秦代铜车马”、“古代熏香炉”、“记里鼓车”等讲述古代匠心作品蕴含的现代机械原理,引导学生感悟工匠智慧、树立职业自豪感。
(3)技术手段创新:立体呈现内容,提供丰富数字资源。
纸质教材配有二维码87个,微信扫码即可学习相应知识点微课。微课中有单词、句型、文章详细讲解,克服传统教材弊端,学生可反复跟读单词,巩固知识点。
(4)教材使用创新:三化驱动教学,五维动态评估。
教材可与配套的省级精品在线课程结合使用,实现信息化、项目化、模块化教学。通过线上学习新知,实现个性化、泛在化学习;通过任务驱动的线下课堂活动,强化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。此外,根据不同专业类型,实施模块化教学。如,根据工科类专业特点,选择“产品设计、产品制造、检验检测、产品维护”4个模块内容进行教学;根据经贸类专业特点,选择“市场营销、产品销售、客户服务、产品维护”4个模块;线下课堂针对性地强化核心岗位语言交流能力,与专业结合更紧密,挖掘学习深度;线上学习共性模块,拓展知识广度。
教学评估从线上学习、课堂表现、课外实践、英语竞赛、期末考核等五个维度衡量学生英语应用能力。依托在线课程的实时数据,将学生学习行为积分量化,将课外实践、参加英语竞赛作为课程加分项。总体来说,以形成性评价为主,强调学生用英语实现有效交流的能力。
版权所有: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地址:山西省长治市城区保宁门东街130号
院办电话:0355-2618809. 招生专线:0355-2618838 就业专线:0355-2618836